机械电子工程
面向智慧工业,培养创新人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掌握机械学、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试验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机械与电气控制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核心、特色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电机与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PL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通信项目开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电子产品制作实训、计算机控制管理项目开发、电子控制与产品设计、金工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三、专业的教师团队助你成才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5人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31人,占68.9%;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9人,占64.4%;具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职称和职业资格或企业工作背景2年以上的教师24人,占53.3%,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30岁以上教师比例85%以上。
“机械工程”教学团队是青岛滨海学院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科技研究项目,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军队级项目7项,主持参与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山东省科学规划课题、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项目、校级教改和科技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或EI收录20篇,中文核心期刊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多项项。近几年,每年承担 “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设计创新竞赛”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累计获得一等奖11项,二等奖22项。有8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张海英,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荣获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主讲《机械制图》《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等课程。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机电产品设计”大赛并获奖;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曾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两篇并被检索;主持教学改革校级课题《机械制图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主持科技类课题《智能中央新风控制系统研究》,参与省级课题两项;教材副主编1部。

陈振军,男,副教授,计算机控制协会指导教师,物联网教师团队成员。研究方向:嵌入式、物联网方向。
主讲课程:计算机硬件编程基础、电子产品制作实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控制与产品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83年毕业于辽工大,获国家专利三项,省级科技成果一项。帮助企业研发汽车烤漆车间1项;研发全自动生产线2项;电子产品升级设计1项;开发天然气费管理软件1项;参与中德生态园环境监控项目开发。指导学生参加省及国家级科技大赛,获二等以上奖励30余项,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开设的实践类课程《硬件编程基础》获评省级精品课。曾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科研工作者”、“先进工作者”、“院级名师”、“校级名师”。被青岛市科协评为“科普推广先进工作者”。

柏秀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骨干教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流体微量润滑铣削,主讲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公差与技术测量》《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等课程。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教材一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三项。并主持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一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两项。

四、实践教学成果
该专业建有机电工程实验中心,包括:机电测控实验室、计算机控制实验、液压传动实验室、室等20个实验室,并与其它专业共享大学物理实验室和工业机器人实验室等;建有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心,仪器设备总值760多万元。该中心是本专业的学产研一体化实践中心,可以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竞赛、技能鉴定等各类项目教学的需要。于2017年3月,机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获批为“十三五山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五、优势特色
机械电子工程是面向2025智能制造及工业4.0培养人才而开设的“新工科”专业,主要培养机电结合,掌握机械工业自动化、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等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嵌入式及物联网技术。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光、机、电、计算机、信息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提供计算机测控系统、自动化仪表及装置、机电工程智能检测、光电转换与通信技术等系列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读。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各行业所需的测控系统及测试装置。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以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工程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特色鲜明的专业。建有“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机加工实践教学中心”2个实验(实践)中心,仪器设备总值3400万元,并与其它专业共享“金属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等。该专业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山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5家。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该专业在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等竞赛中获奖。




六、就业去向:
该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毕业生可从事机械装备运行管理,机电新产品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管理,以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适合在相关设计部门、技术公司、工业企业从事研究、设计、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七、学子风采:
神应全:2015级学生,在校期间担任院级计算机控制协会会长,喜欢动手实践,大胆创新。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大赛,获得国家级大赛一等奖一项,省级大赛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多项,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秦亮:2015级学生,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山东省机器人大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自学能力强熟练运用python、C#、C等多门编程语言,有丰富比赛经验,参加开放实验室物联网建设项目。

满志俭:2015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山东省机器人大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自学python、C#、C等多门编程语言,有丰富比赛经验,参加开放实验室物联网建设项目。

团体参赛队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一支强大的专业创新队伍,历届学生多次参加省级科技创新大赛并多次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