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是青岛滨海学院专门从事工学大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二级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99年,在学校晋升普通高职院校后,下设的三个系之一:信工系,当时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视觉传达技术等专科专业。2003年,计算机类专业和机电类专业分离,分别成立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和机电工程系。2010年,机电工程系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现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等9个普通本科专业。专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类、材料类、电气类、电子类四个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学科优势明显。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心、金属材料实验教学中心和汽车实验(训)教学中心等四个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工业机器人、机电测控等先进实验实训设备,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000万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学院积极投身应用性本科教育改革大潮,改革成果显著,现拥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院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院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2个,山东省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3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民办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个,青岛市校共建重点学科1个,重点建设高职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3个;山东省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山东省青创人才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青岛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1个,建成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12门,山东省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数量11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6人(教授18人,副高4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中级职称教师3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5%。博士学位教师15人,硕士学位教师75人,共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8%。

学院重视教科研工作,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教科研项目200余项,发表SCI、EI等期刊论文330余篇,出版著作18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获得山东省专利、山东省教学成果等教科研成果奖10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市级等大学生科技竞赛1200余项。学院有580余名学生被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实训工作,先后与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赛轮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建立了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在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推动下,学院育人特色明显,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最近几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很多人已成长为企事业单位管理、技术骨干,有的已成为创业者、企业家,为青岛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智力支持。

“十四五”期间,机电工程学院将紧跟青岛滨海学院快速发展的步伐,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继续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