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专业设置 -> 专业简介 -> 正文

普通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10-10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电子信息、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集成电路应用设计等相关领域从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产品维护、故障检测、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职业发展和实践,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独立和协作分析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成为胜任嵌入式系统控制、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方面工作的单位技术骨干或工程师。

(2)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3)具备有效的沟通、协调、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4)能够自主学习能力和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5)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在职业生涯和专业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I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工程制图、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传感器与智能检测、半导体器件

3专业教学团队助你成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团队是青岛滨海学院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积极参与科技研发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主持参与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2项,校级科技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0余篇,其中SCI或者EI收录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每年组织承担全校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齐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智能控制大赛”,获得省级以上一等奖30余项、二等奖30余项,三等奖50余项,有10余名教师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指导教师”。

专业带头人:

陈立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兼职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智能家居、嵌入式控制与机器人,2017年获得“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山东省机器人大赛专家委员”,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参与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参与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或者EI收录4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1项。组织全校学生参加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齐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30余项,二等奖30余项,历届大赛均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山东省科技创新导师”,指导学生社团获得“省级优秀科技社团”。


4实践教学成果:

该专业建有校企合作嵌入式联合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机器人开发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等20个实验室,并与其它专业共享大学物理实验室和工业机器人实验室等;设备总值七百多万元。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该专业设有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社团,可以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创新竞赛等各类项目教学的需要。2017年该社团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优秀社团”。

5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较高,就业单位质量总体较高,毕业生就业率历年90%以上,许多毕业生都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高科技行业诸如电子、通信、信息、控制、计算机、仪器仪表等领域进行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电子、电气、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的工作。毕业生就业代表性单位有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6优势特色: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与海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进行校企合作,为培养应用应用型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电子协会,为学生提供固定场所进行科技活动,选定高水平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校科研项目、科技活动及国家创新创业项目,并为学生最终毕业设计作准备,保证学生提交高质量高水平的毕业作品奠定基础。

本专业还为学生提供创新竞赛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省、市、校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高校机器人大赛”、“山东省智能制造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获省一、二等奖100余项,学生主持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